加速打造內陸型綜保區創新發展樣板
5月14日,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到徐州綜保區調研指導工作,實地考察建設發展相關情況,對徐州經開區全力推進綜保區快速發展取得的新成效給予充分肯定,并對徐州綜保區下一步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提出指導意見。5月12日,江蘇省部分綜合保稅區工作推進會在徐州經開區召開,作為運營僅兩年多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,徐州綜保區以年進出口總值躍升百億級、增幅全國第一的發展速度,得到了南京海關、省自貿辦的高度評價,并作經驗分享。
徐州綜保區高點規劃、高位推進、高質量發展的歷程,已成為徐州經開區積極融入徐州淮海國際陸港建設大局、構建內陸型綜保區創新發展樣板的生動實踐。
打響徐州對外開放新品牌
徐州經開區始終把徐州綜保區建設發展擺在雙向開放的首要位置,加快完善建設、管理、運營體制機制,形成投資建設、管理運營齊頭并進、協同作戰良好態勢。12萬平米保稅倉庫、8.7萬平米保稅廠房先后建成投用,5.4萬平米卡特彼勒保稅加工項目定制廠房完成90%,占地218畝的鐵路物流場站、占地90畝的徐礦集團加工項目廠房同步推進、加快建設,1.5平方公里圍網內區域開發利用率達65%,鐵路國際物流大通道加速形成。依托徐州經開區高端裝備、集成電路及ICT等主導產業配套優勢,加速集聚綜保區重大保稅項目。成功引進了以卡特路面機械為代表的一批工程機械保稅加工項目,以徐工集團為代表的一批保稅物流項目,累計注冊區內企業40家,特別是卡特路面機械保稅加工項目,達產后年進出口額將達10億美元;中國(徐州)半導體設備展示交易中心揭牌運營,填補行業空白,2020年實現進出口4.5億美元。在徐州對外開放大局中,打響了提到徐州就想到徐州綜合保稅區的新品牌。
搭建徐州開放創新新支點
徐州經開區搶抓海關監管“第一資源”,加強與徐州海關關地融合發展,打造綜保區海關業務“第一窗口”,組建綜保區+海關聯合工作專班,項目化推進綜保區“保稅+”功能創新。四自一簡、非報關貨物、便利貨物流轉等促進綜保區高水平開放“21條新政”先后實施;無車輛運輸、整報分送等海關監管改革創新措施相繼落實;成功開行全省首班“區港聯動”中歐班列,“保稅+班列”功能疊加的惠企新模式落地;成功開辟徐州綜保區至連云港港、青島港的“多式聯運”出海新通道;成功獲批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,保障綜保區內企業高效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;推動區內外企業轉型開展跨境電商業務,實現1210和9710、9810業務全覆蓋;徐州綜保區已成為全市開放創新發展的重要支點。
增創多式聯運發展新優勢
去年底,徐州經開區鐵路專用線項目開工建設,全面開啟了徐州綜保區一體化、雙循環、多式聯運發展的新局面。為打通公、鐵、水多式聯運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實現“保稅港、內河港、陸路港”無縫對接,徐州經開區正加快建設京杭運河金山橋作業區、綜保區鐵路物流場站、綜合配套區等多式聯運體系配套設施。徐州綜保區正圍繞經開區“12319”空間發展新布局,依托多式聯運發展新優勢,持續推進關地融合、功能創新,加快提升工程機械及零部件保稅分撥、半導體設備展示交易和監測維修等平臺能級,全力招引高端裝備、電子信息、生物醫藥產業的加工貿易、研發、檢測維修、展示交易等重大項目落地,加速打造內陸型綜保區創新發展新樣板。
上一條:喜報,四個大獎!
下一條:市委常委、秘書長王強赴徐州綜保區調研座談 |
返回列表 |